本校为一以应用科技为主的教学型大学,图书馆设立之首要宗旨及任务,即为收集与整理信息,以有效支持学校教学、辅助学生学习及启发阅读兴趣、进而提升学术发展。但教师研究工作乃学术能量蓄积之根源,因而支持教学研究工作也十分重要。本馆主要于提供信息服务,支持「学习」、「教学」与「研究」等目标的实现,向来均持续努力,并发展机构典藏,建立自有特色。
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科技与网络技术,我们希望配合新馆舍各项软硬件设施,在图书信息领域提供全校师生多方面的资源需求与辅助,同时以多元化、虚拟与实际的各种服务方式,竭力满足校区内外读者无止尽的求知需要,进而成为小区信息中心与南部地区重要资源中心。
为迎接新图书信息馆的落成启用,本馆设定了六个面象的愿景,做为功能建构与馆员服务的明灯。兹将本馆愿景列述如下:
一、 设施部份:
- 提供有线网点及无线上网的宽带网络环境。
 - 配置扫描仪、Web摄影机、手写板、耳机与麦克风,可读取多种规格卡片,播放CD、VCD、DVD、FM收音机及有线电视的多媒体计算机。
 - 配置三枪投影机,背投式屏幕及多声道立体音响的60人大团体放映室及二间10人的小团体放映室。
 - 提供翻拍设备,虚拟摄影棚及具转档、剪接、特效、配音、配乐、软硬件的后制作室。
 - 设有随选视讯系统及具备听说读写设备的语言学习卡座。
 - 提供液晶、电浆、薄膜电视及各种视听设备,供单人或多人使用。
 
二、环境部份:
- 布置花卉及图画交错,灯光要求明亮而温暖,搭配柔和悦耳的音乐,让人舒适自在,有回到家感觉的图书馆书库。
 - 配备具网络环境。
 - 设有舒适的咖啡厅与书店。
 - 打造动、静态展示的公共空间,以各种展览活化读者的阅读境界。
 - 多媒体中心提供最新最炫、兼具内涵的影音节目。

 
三、服务部份:
- 导入具学科专家背景的主题图书馆员,提供专业的参考咨询。
 - 建置远程访问系统 (Remote Access),使读者得以网络联机至图书馆,使用各种全文数据库与期刋。
 - 办理沟通角、英语咨商会、心桥联系等活动,邀请外国老师、宗教、心理专家等,定时定点与读者互动。
 - 提供教职员工眷属、校友及小区人士相关图书信息服务。
 - 编辑电子报,供读者上网订阅。且透过e-mail与手机简讯等媒介,通知读者相关讯息,并定期进行信息更新。
 
四、馆藏部份:
- 发展具有特色的馆藏发展政策:本校的设计类科系,近几年来,发展十分出色,而该类图书数据在各图书馆收藏有限,本馆可调整馆藏政策,丰富设计类图书数据,使成为具有馆藏特色的图书馆。
 - 增加数字典藏的规模:未来图书馆资源,除传统纸本与电子典藏外,文物、史料、音乐、美术作品等数字典藏亦不可或缺。本馆可由学校文物着手,加以整理珍藏,并寻求与本土画家、音乐家等文化工作者合作,将其作品、生平、整理亦数字化而加以典藏。
 - 实现数字图书馆理想:本馆除传统馆藏的增购外,并增加电子书、电子期刋、电子数据库的典藏,教育、推广,除提供馆内、校内使用外,透过远程访问系统的设置,提供师生透过网络在家使用的数字图书馆。
 - 多媒体馆藏的再充实:现代人着重图像思考,在馆藏媒体的多元化趋势下,为寓教于乐之功能考虑,丰富多媒体馆藏,是十分重要的课题。
 
五、馆内外合作:
- 在校内由本馆与各专业领域系所合作,于采访、介购、教育训练、使用等层面,均将图书馆功能强化,成为支持教学与研究的坚实后盾。
 - 对外则与其他图书馆进行合作编目、电子馆藏联合采访、馆际互借,致力减少各种资源投资的重复与浪费,服务质量亦得以提升。
 
六、组织再造:
基于数字化革命、全球化经济、知识与信息导向、动态混乱竞争环境一一出现,加之信息技术与因特网高速发展等等因素,要支持、适应这些新环境,图书馆必须靠更新、更强而有力的技术来转型、架构本身的信息系统,以达到电子化图书馆﹙eLibrary﹚的目标。我们期望透过流程再造、资源规划、强化内部整合与外部链接的程序,达成组织再造的情境,使本馆的信息服务更上一层楼。
现代的图书馆不再只是藏书楼,而是包容一切书刊、媒体、信息的学习中心,也是温馨的自修中心、休闲中心,更可能是虚拟的数字资源中心。读者能随时随地撷取所需的信息、与图书馆互动,享受各种服务。本校图书馆亦将积极努力地形塑读者的多元学习智能,维系读者使用馆藏设施的热情,以彰显我们坚持图书信息服务事业的热忱。

